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研究园地 > 烈士事迹
“学习英烈事迹、弘扬革命精神”系列宣传--王鸿均

时间:2023-05-29 17:54:09  来源:《睢州群英谱》  作者:中共睢县县委党史研究室

       在日寇铁蹄踏入豫东前夕,抗日锋火遍燃大地之时,睢县抗日培训班的学员们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教这支歌的就是北京大学西语系法文专业学生、共产党员王鸿均同志。

       王鸿均1914年4月16日生于睢县英王村,1917年夏移居睢县城内,兄弟九人。

       其父在世时是城西南一大户人家,他7岁丧母,11岁父逝,家境日趋衰败。1927年考取开封第一师范学校,1934年7月考入天津南开中学高中部,1934年7月考取北京大学。1935年12月9日,北京一万多名大、中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王鸿均在这次运动中参加了中国民族先锋队,不久被地下党组织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七•七”事变后,王鸿均满怀抗日豪情,离京返乡。他到家后,通过睢县一完小校长姜勉三介绍到该校任教,立即与共产党员郭景尧取得联系,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他们领导学生深入农村宣传抗日救国,并领导县中学学生反对校方顽固派进行的法西斯教育和限制学生进行活动的罢课斗争。

       1938年3月,河南省委派共产党员张辑五建立中共睢县中心县委,王鸿均任委员。当时,王鸿均任县中学教导主任兼教英语,同美工教师郭景尧发展党员40多人建立睢县中学党支部,他任党支部书记。

       1938年5月31日,睢县沦陷,张辑五等人组织的抗日游击队由刘庄小学转移到王鸿均的老家英王村。王鸿均献出了家中的粮食,作为组建队伍的经济开支和生活费用。睢县中心县委根据省委“组建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张辑五、王鸿均以培训班为骨干,拉起两支抗日队伍。这时,张辑五又派王鸿均到杞县与吴芝圃联系,建立睢杞大队。经过几个月努力,队伍发展到千余人,正式建立第2团队。李寿山任团长,王鸿均任政训处主任。

       王鸿均的五胞兄王鸿业,三胞兄王鸿翔在2团队分别任副官和大队长。二人在抗战中均壮烈牺牲。

       1938年11月,2团被编入新四军游击支队2团,王鸿均先后任营政治委员和政治部干事。1938年3月,王鸿均随军到安徽省怀远县。7月,豫皖苏边区党委决定在国民党区建立皖北特委,王鸿均任宣传和青年部长。1940年4月,王鸿均被调到豫皖苏边区抗日联合中学,任教育科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为抗日救亡斗争培养了一大批军政和地方干部。

       1941年初,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我军根据党中央“向东发展,向西防御”的指导方针,向津浦路东转移,王鸿均奉命在津浦路西附近,由地下党组织掩护设立工作据点,他带领从抗日联中学员中挑选的30余名精干学员组成的“武工队”负责护送伤员、干部家属及地方干部。在日军“清乡”、蒋军“围剿”、土匪横行的恶劣环境里,他不怕艰险,不畏生死,不顾久病缠身,日夜奔波,一直战斗到我军顺利转移至津浦路东的皖东北地区。这时,王鸿均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随军不便,司令员决定将他留在路西开展我党地下斗争。

       1941年8月,王鸿均被调到宿东县委工作。11月4日,他病情恶化,自知痼疾难愈,于是,他将宿东县委副书记张友奇和通讯员叫到床前,断断续续地说:“我不行了,你们跟党好好干,捎信对我家里人说,我调到远方去了。”说着,他伸出颤抖的手,强握钢笔,吃力地在笔记本上写道:“同志们前进吧!你们千万不要忘记这里埋葬着一个不愿安息的····”他一阵咳嗽,与世长辞,时年27岁。